文前乱语:正如不少人所说,传媒在不经意间充当了房价上涨的帮凶。有的时候看起来是为天下仓生呼,实际上却可能正好害了他们。就像盲目喊叫“房价将降X成”一样。
掐指数一下,2005年9月,媒体报道称,当时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说,地租税费如果按年缴纳,可使房价下降四成;2006年6月,有媒体报道称“5月份广州住宅均价降4成”,后来受到普遍质疑,甚至市民投诉。2005年12月,媒体报道称,如果开征物业税,房价将降四成,而2005年至今,房价飞涨不止,2007年下半年,“开征物业税将使房价降四成”再被媒体鼓吹.....
推卸责任的话,可以说,传媒被利用了。不客气地说,是我们的传媒本身太幼稚太荒唐了。在传媒上挤房价的泡沫,只能越挤越肿。最好的方法是什么都不干。
刚才还跟一地产商聊,我问他10月、11月份的楼价有没有“打个9折8折什么的,他说,最多99折,也是象征性的,一万块以内的楼盘不可能跌。媒体说房价要降几成几成,那可能是指别墅吧,不过别忘了羊毛出在羊身上。
而另一个朋友戏称,如果真降了,则肯定有两个特征,一是迅速降然后迅速再回升,时间很快;二是像股市一样,“低位吸筹”,降下来之后,市民没来得及反应,倒可能被一些炒家先下手为强,批量拿走不少,等以后回升后再卖也去,这有点像股市中的“送礼”“对倒”,小散只有欣赏的份。
说白了,媒体应该少关注房价问题(廉租房、经适房问题倒可多关注),起码应少加预测、少加鼓吹。这当然不是赞成房价上涨,现在如果投资房产,确实需要再三斟酌。我只是想说我们的传媒要改一改“大爷”的脾性了。真正的“民生新闻”不好做,本想“悯生”,结果可能成了“泯生”。
文/东方愚
暂且不论我们现在习惯采用的一些房地产指标有没有失真,仅仅从深圳一、二手房成交量连续4个月下滑,特别是10月份深圳一手房市场“日均成交住宅数”不足60套,就做出“深圳房价将降四成”的推测,显然掺入了主观意愿。尽管这种意愿善良,但效果可能南辕北辙。
拿深圳的房地产龙头企业来说,上市房企万科、金地集团、招商地产,今年纷纷增发,并竞相发行企业债。而系列资本运作的保证,则是主业的持续繁荣。房地产商业绩优劣无非取决于两项指标,一是规模,二是房价。如果房价跌幅较大,势必会将房地产商业绩拖入泥潭,至少成长性将打折扣,他们显然不愿看到这一情景。
有人会说房价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并没有直接关系。这话并非没有道理,但得看是对谁。日前万科的土地储备超过2500万平方米,招商地产土地储备也超过3300万平方米,如果房价降一些,他们或许可以规模取胜。可是,那些储备较少、正准备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呢,比如现在正紧锣密鼓筹备上市的深圳卓越地产、星河地产、益田地产、鸿荣园地产,房价下跌对这些企业的影响无疑不可低估,他们又怎么会情愿呢?
就在最近,深圳又出台了一项紧缩措施,将征收土地闲置费,闲置时间超过一年等情形都在征收之列。如果这一措施在全国蔓延开来,囤地严重的许多“标王”级房地产商也将受到不小的打击。在这种情形下,除了将出现笔者上文提到的房地产巨头向当地政府“诉苦”等周旋现象,还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形。
一是强强联手。今年下半年以来针对房价的紧缩措施的不断出台,地产界出现了强强联合,甚至“抱团”的景象,或以此降低受冲击的程度,或为了一起拿下大蛋糕,将来“有福同享”。比如今年9月,合景泰富和富力联手掷46亿元投得广州猎德“地王”。另一方面,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所言,中国房地产业如果想获得持续发展,强强联手无论对资源占有还有市场占有,都是一种客观趋势或说是必经阶段。
数据显示,美国的前十大房地产企业可以占到市场份额的30%,最大的房企约占5%,而我国最大的房企目前仅为2%,这还是在房地产市场高速扩展的情况下。细心者其实注意到,我国房地产界现在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,市场资源正由分散向集中转变。而“强强联手”使得房地产商在与政府对弈过程中的话语权更重,紧缩措施更难顺利实施。
第二种情形是捂盘行为更严重。传媒现在报道“房价将降四成”的初衷是好的,也给房地产商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,但效果可能适得其反,一些房地产商干脆捂盘不卖,等明年“环境回暖”再说。谁都知道我国的房地产调控向来有阶段性的特征,地产商当初高价拿了地,“面粉贵过了面包”,希望他们今天超低价出售面包,显然只是一厢情愿。
管中窥豹,可见一斑。3个月之前坊间就盛传房价出现“拐点”了,如今大家还是在这样说,换言之,真要能拐得动、拐得容易,则早就“拐”了;如果说现在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观望态势,那么浸淫在房地产商观望姿态中的“技术含量”远高于普通民众,他们正在考虑风险转嫁的招术呢。所以,不要轻言房价“将降X成”,这可能在无形中挖了个陷阱,伤害了本想保护的人。
一、在房价最热的城市深圳参加了搜房网的“百团大战”....
搜房人气爆棚,楼盘人气惨淡.......
又一次证明了,搜房网的号召力@大陆,
简直不可思议,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还是有点将信将疑,
到了香蜜湖停车场,
才发现那真是人山人海......
先简述行程:
第一站:万科华府
万科这次又是决定化腐朽为神奇,修顽石为珍玉,
楼盘的位置真是乏善可陈,
前面是铁路,后面是轻轨,
那就是说,楼层越高噪音越大,从样板房往外看,
虽然刻意安排一些绿网遮掩,
但是农民房还是大片大片可见,
之前开盘的号称已经被炒房客扫荡,
一起看房的一个大姐,直接向我们推销她的囤货,
“我的位置绝对比这些好,你看看这次开盘的都是剩菜啦”,
另外就是,让人吃惊,万科作为央企,居然也搞
违法的事情,号称房价2万7,却在房屋面积上“下功夫”,
明明一百多平米,硬是说七八十,
当问及将来物业费怎么收时,
又语焉不详.......
第二站:金地上塘道
上塘道的停留时间,由午餐提供者决定,因为搜房小队长探报水榭春天有饭吃,于是决定先去上塘道,
去到上塘道,销售大厅“门可罗雀”,
注意哟,这个词在后面的几个楼盘中都可以看到,
门口有Q7的广告,
还有两个模特,
有一个插曲,当我排队领餐点的时候,放眼望去,
前面所有排队的人和座位上的人,全部都是带着搜房网袖标的。
平心而论,上塘道的房价是此次线路中最平的.....
近农民房,小区小,
第三站:水榭春天
正想着,没办法写了,因为这个盘本人不感兴趣没有看,
写着写着,德国队打入英格兰一个进球,
第四站 潜龙曼海宁
印象不多好吧
总觉着售楼小姐没有经过培训,
然后整个细节差到让人无语
深圳大雨下了这么久,这里居然没有准备雨伞,
一个孕妇向一个售楼小姐借伞,
那人直接说伞是私人物品......
近地铁,远农民房,价格很挺,
第五站 十二橡树园
这个盘也没有看,
因为这个盘主要是别墅,只有几栋高层,
因为不像给有钱人“放哨”!
补充一点:
里面到处都是“违建”,有的“挖地三尺”,有点“向天空发展”,
总之是各显神通,
看完一次真的是感慨万千,
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:
1、看楼的人少了,几个楼盘除了万科华府,其他几个楼个个都是门可罗雀,要不是搜房网给个人气,可能,售楼小姐都要下岗啦!
2、开发商的强大,基本上没有降价,折扣最多就是98*98,逗你玩!
3、面积原来可以随意写的!所看的几个盘,几乎都是干着违法的勾当(少跟我说“擦边球”,那是ZF的大爷们推卸责任的话),把100多平米写成七八十平米。
4、不想写了,德国队又进一个球!
二、深圳一楼盘五一促销房价微跌 老业主要求退房()
位于深圳宝安西乡的一楼盘售楼处昨日再遭业主上门维权。今年年后在该小区购房的多名业主指买房时遭开发商欺诈,如今买了房,他们才发现小区周边被违建、厂房和臭水河包围,房价也从2 .2万元每平方米下降到2万元左右。该楼盘一名销售负责人则告诉南都记者,实际上,售楼时他们已明确作出风险提示,告知周边的违建以及小区内的垃圾站的情况。该盘在五一期间楼盘确实有促销,但并没有大幅度降价。
业主指遭开发商欺诈
位于深圳宝安西乡的该楼盘,占地上万平方米,是一个大型社区,该楼盘从去年11月开盘,目前仍在销售中。该楼盘地处西乡固戍,周边确实有大量工业区、农民房聚集。而流经楼盘的一条河涌,呈黑色,发出臭气。不过,该区域目前已成开发热土,周边还有几个大型在建楼盘。
在昨日下午时分,有10多名业主聚集在该楼盘售楼处门口,称开发商欺诈,要求退钱退房。现场的多名业主称,他们大多是在今年二三月份在该处购买房产。
购买时,售楼人员“捂盘”,采用“饥饿营销”的手法。“小区层高是11层楼,我看中10楼,跟我说没了,8楼,也没了,最后说只有3楼。”一名业主称,无奈之下,他只能购买了3楼的一套房产。而此后他却发现,小区内实际上还有多套房产未售出。
多名业主称,事后他们联系在一起时,才发现不少业主都遭遇售楼人员玩的这套小伎俩。“先把楼层最差的卖掉了,再卖好的。”业主称。
更有业主称,他们前往看房时,售楼人员曾表示小区内有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,但是签了合同后才知道,这只是一个垃圾站。除此之外,周边恶劣的环境亦让业主难以接受。让小区南区3栋业主无法接受的是,距该栋10多米远处,就是一栋已经开工的违章建筑,严重影响小区业主采光。
虽然业主表示,房价涨跌,是市场行为,风险自担。但实际上,前述不满,再加上房价下跌,让业主更为“受伤”,频频维权。一名业主称,他3月份在该楼某栋5楼购买一套89平方米的三房,价格为200万元。而两周之后,5楼对门的一套房产就以187万元售出。每平方米由原来的2.2万元降到2万元出头,降价幅度在每平方米1000多元。
多名业主表示,他们要么是首套置业,要么是二套改善型置业,不少人在宝安中心区以及南山居住,买在当地主要是看中了房价便宜。
据悉,业主们自4月以来,已经多次到售楼处维权,要求退房退款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jsdblog.com/loushizx/9481.html 转载需授权!
网友评论